5月份国内建筑钢材有望企稳反弹
2023-05-04
资料来源:同花顺顾投 发布人:沙怡含
一、促进原材料市场合理运行 钢协呼吁钢铁生产企业加强自律
4月5日,发改委价格司、财金司、证监会期货部组织部分期货公司召开会议,分析研判铁矿石市场和价格形势,了解铁矿石期货交易情况,提醒企业全面客观看待市场形势。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铁矿石市场动态,持续加大监管力度,坚决维护市场正常秩序。
4月19日,世界钢铁协会预计2023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2.3%,至18.22亿吨,此前预测增长1%。预计全球钢铁需求将在2024年上升1.7%,达到18.54亿吨。
4月21日,据世界钢协消息,3月份全球63个纳入该机构统计的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合计为1.651亿吨,同比增长1.7%,自2022年10月份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。
4月23日,中钢协副会长姜维表示,总体看,房地产仍没有明显的复苏上升态势,钢铁需求大幅提升尚无动力。汽车行业有望复苏,国有品牌汽车出口,电动汽车生产、出口值得期待,电动汽车用无取向硅钢市场存在较大想象空间。
4月24日,中钢协在鞍钢召开一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。面对困难局面,钢协呼吁钢铁企业应认真分析市场变化,要加强自律,坚持“三定三不要”原则,采取措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,不能把资金沉淀在库存上,主动减产,共同维护钢铁市场平稳运行。
4月24日,西北联钢在晋南钢铁集团召开关于协调限产会议,会议主要内容为商讨停炉限产、降减亏。会议进行中之时定调呼吁各钢厂至少停产一座高炉来降压。
二、焦煤过剩 但建筑钢材有望依托自身基本面找到支撑
1、焦煤供应宽松是不争之事实,其企稳的逻辑只能是电厂和钢厂主动补库,在此之前,建筑钢材可能会因供给不足率先企稳,进而带动原材料企稳。
2、日均成交量环比会否进一步下降:去年5月,受疫情影响,日均成交量为15.41万吨,今年如果同比下降,在产量没有到底之前,价格还有下探的空间。即便日均成交恢复至16万吨以上,也仅能算作没有亮点,并不能起到支撑作用,需关注日均成交量在17万吨之上的持续性;
建筑钢材产量单周能否持续性下降:由于焦煤供应宽松,建筑钢材难以看到企稳的希望。但如果产量连续多周快速下降,建筑钢材有望依托自身的供需变化而企稳,预计周产降至265万吨/周附近,供需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。
当前钢厂原材料库存可用天数低、库销比低、社会库存库销稍高,需要关注在钢厂减产后,即将复产前对原材料的补库情绪,还要关注钢厂的库存周期会不会转为被动去库,社会库存会不会转为主动补库,当然这一逻辑演变需要更长的时间,不排除在5月份出现的可能。
现今,压力较大的区域内的生产企业率先减产检修,西南、西北、华北、东北、华中均以有明显动作,而后各自区域内的供需能否再回平衡,是区域矛盾消失的重要指标,进而会影响区域内价差修复。此外,华东、华南在没有过多外来资源冲击的情况下,内部供需是宽松的。
综合来看,焦煤供应宽松和建筑钢材区域间矛盾,使得市场对建筑钢材的弱现实判断难以改观。值得注意的是,钢厂连续减产后,建筑钢材有望找到新的平衡,新平衡的出现必将伴随着区域内矛盾消化,市场补库情绪增强,需密切关注这一信号。另外,随着高温来临,用电量也将随之增加,电厂会否对电煤进行补库也是重点关注问题。依目前产量下降的速率来看,5月份国内建筑钢材有望依托自身基本面企稳甚至出现修复性反弹。
期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本文内容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,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