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、棉纱市场格局由“上热下凉”转为“比翼双飞”
2021-08-02
文章来源:期货日报网 发布人:沙怡含
业内人士认为,长远来看,行情演化核心在消费端
国储棉竞价销售期间、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下发之时、新季棉花生长进度加快之际,棉花、棉纱期现货价格为何无惧利空,联袂上行?市场各主体尤其是轧花厂、纺织企业持有怎样的心态?新季棉花、棉纱市场又将如何运行?
A产业链价格传导更加顺畅
进入6月下旬,特别是7月下旬以来,国内不断出现棉花价格已经形成向上突破走势的声音。与此同时,棉纱价格一改6月20日—7月20日的小步上行态势,7月下旬开始跟随棉花价格上涨步伐,且有“后来者居上”的迹象。
“目前,总量60万吨的国储棉,每日均在竞价销售,日成交率为100%,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有效供应。更为重要的是,总量70万吨的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也已下发,需求端可以自由地从多个保税区采购棉花。此外,由于气温回升、光照充足,新疆棉花生长进度加快,多地棉花发育良好。在棉花市场供应日渐增加之际,国内棉花、棉纱价格却不跌反涨。”阿克苏市棉花贸易商闫旭向期货日报记者解释了其中缘由:其一,虽然预计今年我国新棉总产量较为乐观,但产不足需的格局依然难以改变。其二,国储棉库存剩余数量不大,未来可动用的调控力量有限。其三,成本抬升令棉花、棉纱价格失去了下行空间。其四,价格传导顺畅,纺纱利润良好、订单较为充足等令棉花、棉纱价格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据了解,今年五一前夕,国家发改委针对棉花进口问题发布了一则公告。其中称,为保障纺织企业用棉需要,经研究决定,今年发放一定数量的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。此次发放的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有70万吨,全部为非国营贸易配额。其中,40万吨限定用于加工贸易方式进口;30万吨不限定贸易方式,获得配额的企业申领配额证时可自行选择确定贸易方式。企业可单独申请加工贸易配额或不限定贸易方式的配额,也可同时申请。
“相关机构对市场时机把握较好,在五一长假前夕公布涉及棉花滑准税配额的有关事情,一方面给足市场消化与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,另一方面当时正处在港口棉花仓容爆满的节点。”山东一家大型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,70万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的公布与下发,并没有对市造成过大冲击,一方面是数量与时间符合市场预期,另一方面是国内需求旺盛,适量进口、适时入市发挥了保供稳价作用。
另据了解,总量为60万吨的国储棉7月5日开始竞价销售,计划9月30日结束。截至目前,成交率与成交价格均有提升,这让棉花市场出现了“越抛越高”的声音。业内人士认为,当前国储棉的库存总量较少,整体已经不能对国内棉花市场形成过大影响,而未来的轮入操作无疑是一个潜在利多。
菏泽弘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强告诉记者,7月29日,国储棉竞价销售资源9515.75吨,成交率为100%。平均成交价格为17504元/吨,较上一日上涨222元/吨,折3128价格在18486元/吨,较上一日上涨152元/吨。从开始竞价销售以来的情况看,7月国储棉共竞价销售19.11万吨,总成交率为100%,平均成交价格为16784元/吨,折3128价格在17980元/吨,其中纺织企业竞拍量占比46.32%。另外,从7月26—30日的竞价销售情况看,市场主体参与竞拍的热情不减,周度均价大幅上涨,且非纺织企业的竞拍数量增加。
闫旭表示,当前新疆棉花长势良好,单产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种植面积下降对总产量的不利影响。此外,持续的高温天气缓解了前期低温冻害造成的生长迟缓,但棉花整体生长发育进度仍晚于去年。截至目前,全疆现蕾率已达100%,且病害较轻。来自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信息显示,于6月中下旬开始的中国棉花长势调查,样本涉及15个省(自治区)、50个植棉县(市、团场)、1895个定点植棉信息联系户,调查结果为全国大部分棉区棉花长势较好,果枝数量同比略增、现蕾数量减少、成铃数量增加,预计规模采摘时间正常或有所延迟。若后期天气正常,预计今年全国新棉总产量为557.8万吨,同比下降6.3%,其中新疆棉花总产量为501.7万吨,同比下降4.5%。另据中国棉花协会6月对全国棉花播种及生长情况的调查,全国植棉面积为4345.59万亩,同比减少5.47%,预计单产略增,总产量为572.18万吨,同比减少3.41%。
张国强对棉花、棉纱价格关系从“上热下凉”转为“比翼双飞”进行了深层次分析,他认为,近年来棉花价格居高不下与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是分不开的,今年新疆棉花种植成本又上了一个台阶,无论是地租,还是种子、化肥、农药与人工费,均在增加,重要的是轧花厂产能过剩让籽棉收购重现“抢购”现象。与此同时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一些地区蔓延,国内纺织企业与纺织产品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,促使棉花、棉纱的价格传导更为顺畅。
B“老棉花”决定今年要“赌一把”
“针对今年新产籽棉上市后轧花厂如何经营的问题,家庭会议已经开了4次,最终家里的‘老棉花’让了一步,同意把一半的加工能力包出去。”石河子市一家民营轧花厂的业务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,前年,他们把新建的年加工产能1.5万吨的轧花厂包给了一家国营企业,由于周边籽棉产量高,加上公司经营得当,特别是当年籽棉收购启动早、定价符合周边棉农预期,轧花厂挣了800万元的外包费,承包商则获得后来棉花价格上涨的收益2700万元。去年,他们把轧花厂包给了一家大型民营棉花经营企业,外包费为900万元。当年籽棉上市后,虽然籽棉与皮棉价格在短期内出现倒挂现象,但最终市场给出了高价销售皮棉的机会,承包商挣了1800万元。今年,在棉花生产年度开始以后,他们家里的“老棉花”就坐不住了,一心想自己经营轧花厂。不过,从今年新疆地区轧花厂新增生产能力、籽棉预期开秤价格与皮棉预期上涨目标分析,高价收购籽棉面临很大风险,家里的其他成员不太同意“老棉花”的计划,多次商讨后,才定下把轧花厂一半加工能力外包出去的计划。
“老棉花”为什么想自己经营轧花厂呢?据了解,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收购籽棉加工成皮棉利润可观。不过,今年的棉花、棉纱市场极为复杂。
据方正中期期货棉花高级分析师彭博介绍,他近期与部分棉农和轧花厂、纱厂的负责人等进行了交流,发现在整个棉花产业链中,虽然大家对新季棉花的预期价格有所不同,但却出奇一致地看涨。
彭博认为,今年新疆棉花市场最大的变化在轧花厂端。近三年,新疆新增棉花加工生产线100多条,且部分轧花厂一条生产线的加工能力就超过1万吨。另外,相关机构还对轧花厂设备进行了升级,轧花能力和加工时间都显著提升,部分轧花厂能够加工到次年5—6月,市场对籽棉的需求大幅提升。他表示,轧花厂数量的增加和产能的提升或轧花厂其处于被动地位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势必出现加价抢收籽棉的现象。
某轧花厂负责人表示:“生存所迫,必然需要抢收。要是不收,就没有办法保证收入。不管多钱都得收,哪怕收到8块、9块、10块。收的话风险很大,不收的话风险更大。2010年籽棉涨到10块钱以上也是照收不误,不管价格多少,今年都要积极参与收购。”
据了解,针对今年的复杂局面,轧花厂有各自的应对方式。部分轧花厂提前与棉农“打招呼”,通过预付款或者垫付农资费用等方式,与农民达成口头协议,预收价格接近8元/公斤。当然,这种情况面临的变数很大,到了收购季节,遇到更高的收购价格,农民可能反悔。另有部分轧花厂直接进入期货和期权市场买入套保。新和县一家轧花厂去年就已经这样做,对籽棉收购进行风险控制。
“从心态上看,当前,轧花厂相当焦虑和纠结。第一,对于今年的收购价格没有把握,虽然都预期籽棉收购价格将较去年大幅提升,但最终会到多少,心里都没底。第二,多数轧花厂资金紧张,收购资金可能都需要外借和垫资,并没有余钱参与到期货市场进行买入保值。第三,随着棉花含权贸易的推广,不少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公司、一些贸易公司和保险公司推出了籽棉保底收购的含权贸易业务,保底收购价格较高,对收购心理具有较大影响。”彭博感慨,今年轧花厂面临极大的收购压力,可以说是生存极为艰难的一年。
轧花厂的籽棉收购成本直接决定今年棉花期货后期走势。若收购价在8元/公斤一线,则对应的棉花期货盘面价格应在18000元/吨。若收购价格到9元/公斤,甚至10元/公斤,则折合成棉花期货盘面就在19000—20000元/吨。这意味着,成本抬升成为棉花盘面上涨的最核心支撑。
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今年棉农将占据主动,其对籽棉的期望值较高。当前,不少棉农预计,籽棉收购价格要提升至8.5元/公斤。与此同时,由于轧花厂数量增加,近年来籽棉收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,往年都是棉农直接送到轧花厂,而从去年开始,变成轧花厂到田间地头抢收,预计今年也是如此。过去,棉农拥有1000亩、2000亩地才是大户,而现在,拥有200亩、300亩地的棉农也叫大户了。另外,市场预计,今年籽棉收购时间将变短,上市与收购高峰在10天左右。
C纺织企业经营良好但风险犹存
棉花价格逐步上行,且新季籽棉开秤价格预期较高,棉花下游产业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持有何种想法?当前下游市场运行状况又如何?
张老师是记者的一个老朋友,他所在的团队正在新疆开展籽棉收购与加工、皮棉储存和贸易,以及棉纱生产兼销售等业务。由于多年来一直工作于棉花、棉纱市场,他对棉花、棉纱产业链各环节均十分了解,对市场的细微变化及价格走势十分敏感。
“近期,棉花价格涨得过猛,很多纺织企业连接订单都开始犹豫,大家觉得棉花价格已经偏高了。”张老师告诉期货日报记者,按照往年进度,多数纺织企业的订单已经安排到10月,而今年,才接到部分9月的订单。究其原因,棉花供应预期紧张、看涨预期强烈让纺织企业认为现在接大量订单并不合适。7月下旬之前,国内棉花、棉纱市场一直呈现“上热下凉”格局,即棉纱价格涨幅明显小于棉花,导致纺织企业利润被压缩。这意味着,在棉纱价格没有出现明显跟涨前,多接一个“廉价”的订单,就要更多承担未来少赚钱的风险。在棉花价格突破17000元/吨关口后,纺纱企业虽有利可图,但已经没办法和之前相比了。另外,受国外疫情多发影响,国际市场对我国棉纱需求量很大,后期不怕没有订单。
“综合来看,纺织企业订单较为充足、利润可观,但市场风险犹存。”张老师说,未来市场关注的重点是成本传导问题,只要高成本向下传导顺利、全球消费恢复的步伐不停止,棉花、棉纱“比翼双飞”的空间就可以想象。不过,当前贸易商的棉纱库存过于庞大,需要警惕纱线贸易端抛售库存引发的“踩踏风险”。此外,还需要警惕对消费的预估是否过于乐观。现阶段我国纺织业形势较好,但并不代表未来能一直好下去,如果东南亚等疫情改善,那么订单可能外流,国内产能扩张也为供应增加埋下伏笔。
彭博也认为,纺织企业今年整体利润颇佳,但市场忧虑犹存,如已经出现价格传导不畅的迹象,坯布价格就没能跟涨,这意味着实际需求恢复并未到位,未来终端需求能否实质性提升是主导棉花价格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认为,当前国内需求并不旺盛,外部需求增长是推动棉花、棉纱行情的主要动力,当然这里面还叠加了资金、通胀等因素,而这一系列外部因素能否持续发酵还有待观察。与此同时,棉花价格的高企还与其副产品棉籽、短绒有很大关系。近年来植物油脂、粕类价格一路上行,提振了棉粕、棉清油与短绒价格,也让棉花涨价有了底气。长远来看,行情演化的核心还是消费端。
棉花、棉纱价格到达高位后,是掉头向下,还是强势振荡?彭博认为,这除了与下游实际需求有关,还与宏观环境和疫情防控有关。从当前经济情况看,下半年通胀概率较大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、经济复苏预期较强,对棉花、棉纱价格形成利多,但全球疫情防控依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。
此外,彭博表示,棉花产业链的新变化也值得关注。棉花供应链金融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,整个产业链经营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,产业企业对期货和期权工具的使用不断深化。